迈入2020年,知识付费已经走到了第5个年头,从2016知识付费元年的百花齐放、用户迅速增长, 到2019年迎来的大爆发, 知识付费不断受到市场和创业者的关注。
自媒体行业经历野蛮生长之后,在优质内容并不稀缺的当下,内容变现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用户也越来越愿意为知识而付费。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内容变现的多种可能性,成为了每一个内容创业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内容和小程序的结合。
如果你了解过内容付费,一定比较过网页、APP和小程序的优劣。
网页付费作为最原始的付费方式,其劣势非常突出:用户查看已付费内容体验比较差。网页在微信里没有固定入口,用户需要回到公众号里才能再次找到已付费的内容,而且在微信里打开网页会出现锁屏后音频不能播放,这会让用户体验更糟糕,直接削弱了用户的付费意愿。
现在,很多自媒体开始创建独立的APP。内容创作者在制作独立应用时,存在两个关键的问题。一个是技术门槛高,内容出身的团队想要尝试制作一款独立App,要配置独立的技术团队,这本身便是一个成本极高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以内容为主的应用,功能同质化太严重。
显然,做内容分发的创作者选择制作独立的APP并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于是,W-axis Technology 上线了面向第三方的小程序制作服务,目标是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无需代码、快速生成内容付费平台小程序。小程序的产生给内容创作者解决了技术问题,那么,小程序到底能给内容变现带来什么呢?
1、打通变现场景
对于知识付费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场景显然是“知识获取”和“支付变现”,而微信小程序一方面背靠着十亿+的流量,其中显然不乏有获取知识需求的用户,同时小程序打通了微信支付,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获取知识的便利,对商家则意味着变现场景的打通。
以“十点读书”为例,“十点读书”公众号会在文章中推荐商品、视频、知识付费课程,这样就需要把“十点好物+”“十点视频+”“十点课堂+”三个小程序都关联起来。另外,在自动回复、公号菜单底部,他们也会也会设置相关入口,打通公众号和小程序,让付费内容在小程序中实现支付环节,最终打通变现场景。
2、社交流量裂变
小程序背靠微信这个国民APP,十亿+的流量意味着几乎所有人脉都在其中,而微信也开放了首页下拉、发现页固定入口、聊天分享、文章插入和公众号绑定等多个入口,十分利于一款知识付费小程序的口碑传递,再适当运用各种营销插件,可以轻松完成裂变获客。
3、提升用户留存度
如果小程序仅仅是微信公众号内容的一个分发平台,那么用户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从微信公众号转到小程序上阅读内容。其实,小程序能够帮你做的事情,不在于拉新或者留存,它的作用是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进而提升用户的留存度。
小程序对于内容的浏览、消费和积累的体验都更友好,能给读者提供微信公众号所不具备的互动体验。虽然小程序的口号是“用完即走”,但是显然内容创作者的小程序是让读者阅读完内容之后,多留一会儿。
比如,在通过 轻芒小程序+ 搭建的杂志小程序里阅读文章,不仅回访起来更容易,通过聊天界面下拉就能找到已付费的内容。用户还可以直接把重点马克下来,也可以随时写笔记。这些马克和笔记的内容,包括用户所有的购买内容都可以在个人页查看。同时,小程序也为音频内容提供了断点续播等功能,以此来提升用户体验。
但自从微信团队宣布“除小游戏类目的安卓内购功能,小程序暂不支持虚拟支付”后,小程序和内容付费也就此陷入了僵局。经过不断的研究,W-axis Tech总结了2种“曲线救国”的方法。上线小程序支持打开App功能。这意味着,iOS系统内如需使用“虚拟支付”功能的开发者,可以引导用户跳转至App进行支付。
在此基础上,点击分享出的小程序卡片右上方漂浮的“APP”按钮,直接拉起手机中已经安装的对应App,之后用户在App Store里给自己的苹果账户里充值,即可在App内购买虚拟物品。
如果你觉得通过APP支付不够直接,那么我们可以一起尝试第二种解决办法。
上面说到,网页能够调起微信支付,虽然用户在网页上体验差,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微信文章付费到小程序的逻辑,用公众号进行付费内容分发,通过文章推送或者公众号菜单引导用户在微信里打开网页,完成支付,直接打开小程序消费付费内容。
目前,以上的两种方案还没有自助的解决方案,W-axis Technology 可以和已经有付费内容的优质合作伙伴一起,快速将网页支付小程序体验的方案做上线,确保合作伙伴的需求在网页和小程序里都能够被满足。
自2018年后,微信团队在小程序方面的改进,几乎达到了每周都会有新的能力放出,这样大幅的改进不禁让很多人意识到小程序的潜力。在内容变现的大潮下,知识付费的行业已成一片红海,除了体量庞大的平台型玩家外,各类中小企业也许只有搭上小程序的顺风车,才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