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张小龙用四个字“用完即走”,掷出了微信里一个名叫“小程序”的新功能。在这之前小程序不为人知,但现在却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奢侈品,互联网巨头们更是卯足劲看重小程序的发展。

 

一年后的微信小程序已经迅速进化为线上商务和线下服务的最大入口。在微信小程序不断领跑的22个月后(2018年11月),包括支付宝、百度、抖音、头条等在内的超级APP开始“跑步入场”,加入了小程序的军备竞赛。

 

目前看来,小程序的生态形状已大致形成,基本上布局是以手握几十亿日活的BAT为主,BAT运用自己能力盘内现有的优势,有的坚持扩大入口来继续领跑,有的掌好信息流推荐这把舵,继续在中心化里扬帆起航,还有的干脆把金融服务糅合一体。

 

 

一、小程序平台概况

 

1.微信小程序

 

2017年1月9日,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上发布的小程序正式上线。

 

公开课上是这样介绍微信小程序的,这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对于用户而言触手可及,用户扫一扫或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随时可用,用完即走,无需安装卸载;对于开发者而言小程序开发门槛相对较低,难度不及APP,能够满足简单的基础应用。

 

早在2017年的微信小程序还不算成熟,而如今微信小程序早已驶入深水区,成为了各平台中的领头羊。现在微信支付已经宣布“智慧商圈”解决方案升级2.0版,深度打通小程序营销闭环,挖掘精准“圈外流量”。其中无感停车和刷脸支付在提升服务体验的同时,也通过与用户的互动进一步创造了营销机会。

 

 

2.支付宝小程序

 

支付宝小程序依托支付宝强大的流量支撑,支付宝小程序数量100万+、月活用户5亿+、七日留存率40%,这是支付宝小程序上线一周年交出的成绩单。在陆续打通了淘宝、天猫、UC、高德、钉钉、饿了么、天猫精灵等多个阿里系应用,如今的支付宝小程序,已经进化为阿里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在下沉市场的表现尤其不错。

 

聚焦生活服务与商业的支付宝小程序可以在线下打造支付场景,完成服务闭环,诸如政务、新零售、生活服务等行业就与支付宝小程序生态高度契合。同时支付宝成熟的信用体系也为商家提供了类似于免押租赁等玩法,借助芝麻信用、蚂蚁花呗等功能为流量变现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3.百度小程序

 

2018年7月4日,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上线。百度智能小程序支持搜索触达小程序,同时百度智能小程序支持包括百度系产品及所有浏览器上访问,未来甚至还支持在智能家居产品上运行,让开发者实现开口吸纳流量、收口留存用户。而在19年上旬,百度搜索内容直接触达小程序,相同内容质量下小程序排名权重高于网页,百度几十亿搜索流量向小程序重度倾斜。

 

据数据显示,目前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户已达3亿,入住小程序数量超30万,覆盖271个细分品类。

 

 

二、小程序入口及应用

 

1.微信小程序:

 

入口:附近小程序、线下扫码、微信菜单、公众号关联、微信首页下拉、微信搜索、微信-发现、卡券页面等等。

应用领域:小游戏、同城、线上行业、内容电商等方面

 微信-发现(左)附近小程序(右)

 

 2.支付宝小程序:

 

入口:支付宝搜一搜、支付宝生活号、我的小程序、支付成功页面、服务提醒、分享入口等。

 

应用领域:生活服务、城市服务、O2O、出行、电商导购、新零售(无人售货柜)等方面。

入口:我的小程序

 

3.百度小程序:

 

入口:百度搜索、信息流直接推荐、百度APP首页下拉二楼、百家号文章挂载、落地页挂载;除了以上百度小程序的流量入口之外,百度还有百度贴吧的投放,百度地图等APP内会接入百度小程序入口,另外就是第三方,比如爱奇艺等多款APP都会支持百度小程序的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教育、智能家居、知识付费等方面。

 

三、什么样的小程序适合你?

 

微信小程序上线三年时间里,不少企业从中获利颇丰,随着行业的兴起,百度、支付宝的大力扶持显然会引发新一轮的红利。各自小程序流量入口不同,其各平台的侧重点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在选择小程序投放平台的时候,也需要将企业主的定位和各平台的开发重点相结合。

 

1.微信小程序:社交属性

 

微信最大的优质是基于社交,微信生态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关系链+朋友圈+模板消息构建封闭生态。

 

微信小程序天然就是以人和内容为核心引发消费需求,用户散落在微信群、公众号及朋友圈里。这使得微信小程序能够把开发者和用户连接起来,把产品推送到用户面前,而借助社交网络天然的裂变效应,在短时间又可以引爆产品,触达众多用户。一切可以利用社交进行引爆的需求,都能够在微信小程序生态中获得不错的增长,这也是游戏和电商类小程序在微信生态中意气风发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微信小程序更适合服务类行业和项目,例如电商、酒店餐饮、教育、出行旅游等行业,利用强大的社交属性进行推广,占据社交优势,用户量大,微信好友,朋友圈,微信群等都是小程序推广的渠道。

 

 

2、支付宝小程序:金融延伸的服务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不断强调,蚂蚁金服是离钱、服务、信任最近的,这也是支付宝小程序明确的最差异化属性。

 

所以支付宝的优势在于金融场景,和微信、百度相比,支付宝小程序的商业逻辑是提高转化率和交易频次,也就是优化用户在支付宝App 内的交易服务。支付宝小程序并不打算像微信那样成为连接一切的操作系统,而是作为支付宝从支付工具走向场景平台的技术载体,作为轻量化解决方案,聚焦在商业和生活服务场景。因此支付宝小程序更适合水电交费等生活交费、商城购物、在线支付等商业和生活服务领域。

 

 

但跟其他小程序平台相比,支付宝小程序也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支付宝更倾向于将小程序引导到商业和生活服务领域,也就是说,支付宝小程序使用场景单一、频率低的标签就不是那么吸引企业主了。

3.百度小程序:价值获取

 

百度智能小程序以搜索业务发家,百度智能小程序坚持“搜索直链服务”模式,用户在通过前端搜索解决需求之后,可以通过小程序继续在百度上进行后续的商品购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

 

 

占据信息分发入口的百度,一开始就以搜索+信息流作为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切入点。其最重要的访问路径就是可以通过搜索和信息流直接访问小程序,直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向分发,百度App 首页下拉也可以调取进入小程序页面。

 

 

不同于AT 小程序,百度一开始的小程序策略就是开源,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与爱奇艺、快手、携程、Bilibili等14个APP和平台达成联盟。

 

除了开源联盟之外,百度也试图在百家号文章内容中挂载小程序,实现商业化。但由于广告会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匹配,所以其限制因素也会比较多,对于初创的企业来说在百度小程序插入广告可能发挥的并不是很好。

 

 

对用户来说,同一种类型的应用他们只会下载一到两款,一方面是手机内存不够用,另一方面,即便下载一堆同种类APP,打开频率也会很低,而且有BAT三大巨头作背书,用户也很乐意使用小程序。

 

线下门店就可以借助小程序将线下的流量转化到线上,比如餐饮行业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小程序开发工具,开发简单的餐饮小程序,实现线下扫码点餐,线上外卖配送,此外,还能通过积累线上的用户和其消费行为,帮助商家识别自己的用户,实现O2O闭环。

 

其实BAT小程序平台各有各的优势,W-axis Technology即可帮助商家在BAT三大平台同时发布运行,完全不担心抢流量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商家的小程序在越多的平台中出现更有利于触及更多客户。